作者: 健康醫療網/林宜慧報導 | 健康醫療網 – 2013年6月18日 上午8:15
過度雷射 除痘疤反致皮膚發炎變黑
(健康醫療網/林宜慧報導)鳳凰花開,畢業在即,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首先面臨的就是「面子」問題,為了快速解決臉部困擾,部分人選擇以醫美療程改頭換面,但醫師提醒,接受醫美療程可別操之過急!曾遇一名社會新鮮人,就診時臉部發炎、反黑,甚至有組織液滲出,一問之下,原來她為了求職體面處理痘疤,竟然在一週內接受多種雷射治療,使肌膚一傷再傷,成了大花臉。
收治該個案的開業診所院長戴文瑛醫師指出,這位新鮮人跟朋友合購便宜的飛梭雷射,術後痘疤沒改善,臉部反倒嚴重紅腫、發炎,又經醫美業務人員遊說接受淨膚雷射,想做即時補救,沒想到臉部皮膚色素沉澱、變黑,組織液從中滲出,幸好求診後給予體內外同步修護療程,個案約半年後已恢復膚況,只留下淡淡疤痕。
常見的醫美過度治療,可分為雷射及針劑注射。戴文瑛說明,雷射療程的原理是「先破壞再建設」,如果重複接受兩種同樣的雷射波長,易造成皮膚熱傷害,出現紅腫、脫屑、過敏,甚至反黑、組織液滲出;表皮遭破壞還可被修護,但患者若再接受化學性換膚或做臉,受到酸類刺激,傷害將直達真皮,使皮下血管增生、反覆發炎,導致「發炎後的色素沉澱」。
戴文瑛表示,人體角質層的正常代謝週期約28天,但隨著年齡及角質破壞程度,代謝週期也隨之拉長;建議兩種雷射療程之間應間隔3星期,皮膚敏感者則延長至4-6星期。
至於針劑注射,同一部位應避免在短時間內重複注射不同填充物,一般注射後3個月,皮膚組織跟填充物可融合地最自然,如果這期間注射其他材質填充物,容易讓免疫系統不穩定的人發炎、紅腫、過敏。
戴文瑛提醒,無論接受哪種醫美療程,事前都必須跟專業醫師討論曾做過哪些療程,注意時間間隔,針劑注射後不過度做臉部按摩;雷射後盡量使用純天然、不含香料、安定劑及防腐劑的保養品,也避免使用含酸類、酒精類等刺激性的保養品。自己做好把關工作,就不用擔心過度醫美讓「面子問題」惡化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讀報心得:
學苑接過不少會員的客服
很多都是因為做了不適當的雷射或是果酸喚膚造成皮膚的紅腫、脫皮
不但沒有解決問題,反而變成了大花臉
建議皮膚的保養應該越簡單越好
由其雷射術後,更應該選擇保濕性佳的天然產品
如蘆薈凝膠,或是絲蛋白乳霜
才能避免過度的刺激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